综合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黄海水产研究所2个团队和3名同志分别荣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日期:2022-09-28 16:07    作者:    来源:成果转化处     打印    加大 减小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凡纳滨对虾和中国对虾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黄河三角洲乡村振兴服务团队等2个团队和陈碧鹃、罗坤、梁友等3名同志分别荣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据了解,全院共有15个团队和30名同志荣获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凡纳滨对虾和中国对虾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围绕我国凡纳滨对虾和中国对虾产业现状,分别在潍坊邦普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曹妃甸区会达水产有限公司建立对虾“育繁推”种业攻关示范点,围绕凡纳滨对虾、中国对虾开展了新品种选育和繁育推广等工作,并创立了“支部共建+人才输送+平台建设+示范推广”四合一科技支撑乡村发展新模式,着力摆脱当前我国凡纳滨对虾种源依赖国外、种业“育繁推”一体化脱节的局面,有效提升了我国对虾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2018-2022年为邦普公司培育的高抗、康大、快大三个新品系已推广应用于广东、广西、海南、山东、河北和辽宁等多个省区,育苗与养殖性能稳定。同时团队以挂靠会达公司的院士专家工作站为平台,进一步打造了“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科技示范户”三位一体的产学研合作产业等示范平台,通过引进中国对虾“黄海系列”新品种以及“育繁推”关键技术,使当地企业形成了稳定的品牌以及稳定的繁育、选育和养殖技术,增加了乡村百姓的经济收益,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黄河三角洲乡村振兴服务团队围绕该地区海参良种覆盖率低、夏季高温灾害等问题,引进刺参“参优1号”新品种,创建了“参虾混养”模式、池塘冷能降温装备及黄河口地区海参高效养殖技术体系,突破性建立了“良种+良境+良法”的刺参池塘养殖高温灾害防御技术,实现了东营示范区内刺参池塘养殖模式单产达到188.25 kg/亩,养殖产量整体提升23.4%,示范养殖面积5.8万亩,产业效益约15亿元,成为“东参西养”的重要示范区域。建立黄海水产研究所首个乡村振兴示范地,形成了“支部联谊+人才输送+平台建设+示范推广”四合一的科技支撑乡村发展新模式,涌现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等先进人物,荣获多个省部级奖项。

陈碧鹃从事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持完成各类课题100余项,获中华农业科技奖、院科技进步奖、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优秀成果奖等。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3部。制修订标准3项,其中国家标准《渔业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是目前本领域唯一有效合法的方法。曾获渤海溢油渔业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先进个人、青岛市三八红旗手、青岛市五好女职工、黄海水产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先进个人等称号。

梁友主要从事海水鱼类繁育及工业化养殖模式与工艺研究, 2004年被聘为山东省莱州市首批科技特派员,2005年获莱州市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曾作为山东省唯一代表参加由科技部组织的科技专列赴江西、湖北、安徽等地老区开展科技下乡。他身体力行深入乡村,从生产中发掘科研思路,形成重产出、易转化的实用技术;发挥所学的专业特长,取得石斑鱼规模化繁育和集约化养殖工艺、生物饵料培养强化及石斑鱼疾病防控等关键技术的重要突破;在海南、广东、福建等地主持完成多项石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和循环水系统优化养殖生产项目,通过专家组现场验收;稳定提高石斑鱼人工育苗和循环水养殖的成活率,深受企业好评及欢迎;任现职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科普论文23篇,获国家授权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各5项。

罗坤主要从事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和健康养殖研究。作为核心力量研发并建立了水产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体系,先后开展了中国对虾、罗氏沼虾、凡纳滨对虾和俄罗斯鲟的遗传选育、工艺技术体系的研究。主持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15余项,发表论文 90余篇、参编专著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3项、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6项,选育出国家级新品种4个。

近年来,黄海水产研究所按照部院乡村振兴工作部署要求,坚持渔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两手抓,系统谋划好我所成果转化工作顶层设计,推动各项工作部署细化落实,对照目标完成好既定任务,稳步有序落实落细“七大工程”等,不断涌现出优秀代表和团队。希望全所广大职工以黄海水产研究所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榜样,爱岗敬业、勇于创新、辛勤耕耘、实干笃行,不断激发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贡献黄海所力量。